中关村“火花”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线上路演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0-03-3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北京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和高质量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托自身学科特色和研发优势,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持续发展,涌现出一批科技成果。定于2020年4月2日,举办中关村“火花”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线上路演发布会。 一、活动组织 指导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 二、活动时间及形式 会议时间:2020年4月2日 下午14:00—17:00 会议形式:本次活动通过“腾迅会议”软件进行在线直播。报名成功后,活动当天主办方会提供直播会议ID号。 1.主讲嘉宾在电脑上下载腾迅会议软件,登录后点击“加入会议”,输入会议ID号即可。 2.其他与会人员也可在手机、平板等移动端下载app,或直接登录“腾讯会议”微信小程序“加入会议”输入会议号直接参会。 三、活动议程 (一)13:30-14:00 人员连线,系统测试 (二)14:00-14:10会议开始,主持人开场 (四)14:10-16:30 项目路演 1. 医疗消毒机器人设计与开发 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快速检测系统 3. 曲面薄板零件快速成形技术与装备开发 4. 力控制末端执行器及机器人磨抛加工系统 (五)16:30-17:00互动交流&总结 四、报名方式及联系人 报名链接: https://h5.xunzhuang.net/v/u110323mjyll98946.html 联系人:刘毅婷,联系电话:13810025805 五、项目简介 1. 医疗消毒机器人设计与开发 针对新冠疫情防控实际需要,本项目将无人驾驶技术与超微雾化技术相结合,研发了一款智能化消毒机器人。在激光SLAM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完成自主构图、自主决策、自主运动,实现消毒过程无人化、自主化作业。同时通过准确计算,超微雾化技术可以做到无死角消毒,可以满足不同场所的消毒要求,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消毒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智能机器人通用底盘、过氧化氢超微干雾化消毒设备和机器人调度系统组成。通过自主设计的机器人调度系统,操作人员可以利用移动端APP远程下发消毒任务,消毒机器人通用底盘作为移动平台,具有自主定位导航、路径规划和主动避障等功能,可以自动移动到指定地点执行消毒任务。消毒机器人还可以根据被消毒区域的空间布局大小,量身定制量化消毒策略,采用专业无死角消毒技术,并且消毒数据可追踪回溯。执行任务过程中当消毒机器人剩余电量低于设定阈值时,自动返回充电桩充电。 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快速检测系统 本项目内容是人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检测系统系统的开发。其检测原理是,利用本课题组现有的成膜技术,制备含有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彩色复合膜;通过病毒与ACE2的特异性结合,引起膜颜色变化,呈现阳性结果,实现检测。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将病人的尿样等滴到膜上即可检测,耗时仅需数分钟,符合临床检测快速、简便的要求,并且不受仪器和场地限制;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于大规模制备。 3. 曲面薄板零件快速成形技术与装备开发 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和电器行业一般采用冲压工艺将金属平板变形为三维外形零件。传统冲压工艺对于大批量制造具有明显优势,一般工艺周期小于 10 秒。但是当生产批量比较小(小于 1000 件),冲压工艺在时间、能源和成本方面就不再具有优势,原因是大型模具必须经历设计、铸造、加工和调试。而航空航天领域为了避免制造模具而直接数控加工出三维外形零件,但是这种工艺将浪费掉 95%的高品质铝合金。本项目开发的自由曲面薄板件快速成形技术,可将板材按数控轨迹单面或双面逐渐变形成所需结构,能够将板料变形为有凸有凹,且具有详细特征的零件。工具具有多个自由度,可以独立控制或者同步运动来成形零件。代替了传统冲压工艺所必需的冲压模具及其相关的冲压机床,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可广泛应用于制造原型、小批量或按需定制的曲面薄板件。 4. 力控制末端执行器及机器人磨抛加工系统 本项目拟提出和设计一种双向反对称式(气肌与弹簧机构并联)的机器人力控制末端执行器,并将其集成应用到大型复杂构件机器人打磨抛光系统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设计包含软体构件的力关节、分析其动力学特性和探索其控制规律,为新一代智能化磨抛机器人提供核心关节部件。力控制末端执行器对于解决新一代机器人的人机安全、提高动态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关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机器人装配、打磨抛光等制造加工领域,以及在新兴的助力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和助老助残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